其他回答 (1)
制作方法

配方一:  菊(一斤)、杜仲(一斤);防風(fēng)、附子、黃蓍、干姜、桂心、當(dāng)歸、石斛,各四兩;紫英石、肉蓯蓉,各五兩;萆薢、獨(dú)活、鐘乳粉,各八兩;茯苓(三兩)。

[制法方法]:
以酒七斗,浸五日。

[功能與主治]
治男女風(fēng)虛寒冷,腰背痛,食少羸瘦,無(wú)顏色,噓吸少氣,去風(fēng)冷,補(bǔ)不足。

[用法與用量]
一服二合,稍稍加至五合,日三。

摘錄:明·方賢著《奇效良方》


配方二:   菊花  生地黃、構(gòu)杞根各2500克,糯米35千克,酒曲  適量。

[制法]  
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減半.備用;糯米浸泡,瀝干,蒸飯,待溫,同酒曲(先壓細(xì)),藥汁同拌令勻,入甕密封,候熟澄清備用。
   
[功用]  
壯筋骨、補(bǔ)精髓、清虛熱。

[主治]  耐老、延年益壽。

[用法]  口服。每次溫服10毫升,日服3次。

[附記](méi)  引自《太平圣惠方》。《集驗(yàn)良方》菊花酒,即本方去枸杞根,加地骨皮,余同上。


配方三:   甘菊花500克,生地黃300克.枸杞子、當(dāng)歸各100克,糯米3000克,酒曲適量。

[制法]  
將前4味,水煎2次.取濃汁2500毫升,備用;再將糯米,取藥汁500毫升,浸濕,瀝干,蒸飯,待涼后,與酒曲(壓細(xì))、藥汁,拌勻,裝入瓦壇中發(fā)酵,如常法釀酒,味甜后;去渣.即成。

[功用]
養(yǎng)肝明目、滋陰清熱。

[主治]
肝腎不足之頭痛、頭昏目眩,耳鳴、腰膝酸軟、手足震顫等癥。

[用法]  
口服。每次服20-30毫升,日服2次。

[附記](méi)  
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
zhangqy   回答于  2009-11-05 18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