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
6種藥食同源物質飲料的加工工藝和配方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25-05-22  來源:食品伙伴網食品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服務中心  作者:食品研發(fā)與生產
核心提示:藥食同源物質含有一定的保健和營養(yǎng)成分,為功能性飲料的發(fā)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,使功能飲料的開發(fā)研究前景廣闊。分享6種藥食同源類飲料的工藝和實驗配方,供大家參考。
   藥食同源物質含有一定的保健和營養(yǎng)成分,為功能性飲料的發(fā)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,使功能飲料的開發(fā)研究前景廣闊。分享6種藥食同源類飲料的工藝和實驗配方,供大家參考。
 
  01、紅棗山楂核桃復合飲料加工工藝
 
  ①紅棗山楂核桃復合飲料的工藝流程
  1)核桃仁→烘烤→打漿→過濾→核桃漿;
  2)山楂片→保溫浸提→過濾→山楂片;
  3)紅棗干→保溫浸提→過濾→紅棗汁;
  1)+2)+3)→混合調配→均質→脫氣→密封罐裝→殺菌、冷卻→成品。
 
 、诩t棗山楂核桃復合飲料的操作要點
  1)核桃漿的制備
  a.核桃仁烘烤。將按照比例稱量好的核桃仁置于烘盤,放入電熱鼓風干燥機中,在110℃條件下烘烤20 min,鈍化核桃仁中脂肪氧化酶的活性并增強核桃仁香氣。
 
  b.浸泡打漿、過濾。浸泡溫度為40℃,時間為140 min,添加核桃仁質量4倍的水。將核桃仁與純凈水放入磨漿機中,核桃仁與水的比例為1:3,磨漿后用100目不銹鋼篩網濾出濾液。將部分乳化劑用80℃水溶解,調成白色乳狀液后,加入核桃乳中調勻,防止核桃乳分層。
 
  2)山楂汁的制備
  a.軟化保溫浸提。按脫水山楂片:水=1:10比例混合后,在溫度90℃條件下,保溫浸提75 min。
  b.過濾。將浸提后的山楂漿以轉速3 000 r/min離心處理后除去殘渣、澄清,備用。
 
  3)紅棗汁的制備
  a.保溫浸提。將紅棗:水=1:4的比例進行混合后,在溫度為90℃條件下,保溫浸提75 min。
  b.過濾。將浸提得到的紅棗汁置于離心機中,以轉速3 000 r/min條件處理后,過濾殘渣、澄清,備用。
 
  4)調配
  將18%山楂汁,22%紅棗汁,34%核桃漿,6%白砂糖,0.02%明膠,0.04%羧甲基纖維素鈉,0.08%海藻酸鈉,0.06%蔗糖酯混合均勻,加水至配方用量。
 
  5)均質
  將調配好的混合汁加熱至70℃,在30 MPa的條件下均質2次。
 
  6)脫氣
  用真空脫氣機對混合汁在92 kpa條件下進行脫氣處理。
 
  7)密封灌裝
  將混合汁飲料分裝到玻璃瓶中封好瓶口。
 
  8)殺菌、冷卻
  將已灌裝的飲料置于殺菌鍋中,于110℃工藝條件下殺菌10 min,自然冷卻至38℃左右即可。
 
  02、羅漢果菊花茶飲料的研制

 、倭_漢果菊花茶飲料的工藝流程
  原料選擇→原料清洗→原料破碎→原料浸提→精濾→調配→灌裝滅菌→冷卻→成品
 
  ②羅漢果菊花茶飲料的操作要點
  原料選擇:首先挑選無病害蟲蛀和無霉爛變質的羅漢果,色澤均勻,無病蟲、無腐爛霉變、氣味芳香的菊花,并去除多余雜質。
 
  清洗:用流動清水清洗表面附著的贓物。
 
  破碎、浸提:將羅漢果實先粉碎,加130倍水后放入90 ℃下的恒溫熱水浴鍋中浸提30
 
  min,取得羅漢果果實的提取液。加90倍水后再置于80 ℃恒溫的熱水浴鍋中浸提30 min,取得菊花浸提液。
 
  精濾:將浸提液用濾布過濾、棄渣,取得濾液。
 
  調配:將羅漢果提取液、菊花提取液按6:4比例攪拌混合,輔以0.15%檸檬酸、7%白糖混合均勻,得到調配液。
 
  滅菌、冷卻:將已經高溫灌裝好的茶飲料在95~100 ℃熱水中迅速進行殺菌30 min,采用分段式冷卻至室溫,即可得到成品。
 
  03、金銀花菊花甘草復合飲料的研制

 、俳疸y花菊花甘草復合飲料的工藝流程
       微信圖片_20250514095647
 、诮疸y花菊花甘草復合飲料的工藝要點
  1)金銀花汁的浸取。
  選用無腐爛,無雜葉殘枝,花蕊整齊的金銀花,在干燥箱63 ℃下烘50 min,然后用粉碎機粉碎,粉碎的金銀花加40倍誰,在溫度90℃下浸提時間30 min,然后用100目的分樣篩加定性濾紙過濾,得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2.4%的金銀花汁。
 
  2)菊花汁的浸取。
  選擇花蕾完整,無梗葉,無霉爛的菊花,用清水漂洗干凈,在60 ℃下烘30 min,粉碎機粉碎,置入60倍水中,在90 ℃下浸提30 min,用100目分樣篩加定性濾紙過濾,得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.8%的菊花汁。
 
  3)甘草汁的浸提。
  選取無雜質、霉變、蟲蛀等變質現(xiàn)象的甘草,放入干燥箱于100 ℃烘30 min,粉碎機粉碎,置入10倍水中,在90℃下浸提4 h,用100目分樣篩加定性濾紙過濾,得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4.80%的甘草汁。
 
  4)調配。
  將20%金銀花汁,15%菊花汁,10%甘草汁,0.12%檸檬酸,10%白砂糖在75~80℃下按一定比例混合,攪拌均勻。
 
  5)均質。
  將調配好的混合液趁熱均質,然后立即灌裝。
 
  6)殺菌、冷卻。
  將灌裝的混合料液于100℃下殺菌30 min,冷卻到40℃以下。
 
  7)檢驗。
  固形物含量采用阿貝折光儀法;固形物浸提量采用固形物含量×浸提液體積;pH值用pH酸度計測定。
 
  04、枸杞胡蘿卜甘草菊花復合飲料的研制

 、勹坭胶}卜甘草菊花復合飲料的工藝流程
       微信圖片_20250514095651
  ②枸杞胡蘿卜甘草菊花復合飲料的操作要點
  揀選清洗:將所用原料挑選剔除生青果和霉爛果以及果柄、果葉等雜質,對稱取的各類原料用清水洗兩遍后備用。
 
  復水精提:使用提取罐分兩次添加純凈水提取枸杞、甘草和菊花的混合汁液。
 
  清洗去須:將胡蘿卜除去莖葉、須根,用清水洗凈。
 
  切片:將洗凈后的胡蘿卜切成厚度為3mm左右的薄片。
 
  打漿:將胡蘿卜切片投入同等質量的純凈水中,使用打漿機將胡蘿卜切片與水的混合物打漿成糊狀。
 
  酶解:利用果膠酶分解果膠,在提取好的枸杞、甘草菊花混合汁中加入30ppm果膠酶在45℃~50℃條件下保溫30min后,室溫靜置24h。在胡蘿卜汁中加入50ppm果膠酶35℃~40℃條件下保溫30min后,室溫靜置24h。
 
  調配:將提取好的枸杞、甘草菊花混合汁和胡蘿卜汁兌加在一起,混勻后添加木糖醇、低聚果糖及檸檬酸進行口感調配。最佳配方為:枸杞占比為72.2%,胡蘿卜占比為21.3%,甘草占比為2.8%,菊花占比為3.7%,檸檬酸添加量為1.5g/L,木糖醇添加量為50g/L,低聚果糖添加量為25g/L,果膠用量是0.02%,海藻酸鈉用量是0.03%,羧甲基纖維素鈉用量是0.03%。
 
  均質:將調配好的飲料使用均質機在低壓20MPa,高壓40MPa條件下均質,使飲料中各物料組分能更均勻的相互混合。

過濾:用0.22μm微孔膜過濾,過濾除去酵母、細菌等微生物,使料液澄清透明且不會因殺菌而產生沉淀。

灌裝:將處理好的枸杞復合飲料裝瓶或裝入銷售容器并進行封口。

殺菌:對灌裝后的枸杞復合飲料進行巴氏殺菌,殺菌溫度:68℃~72℃,保持30min。
 
  05、沙棘、無花果復配飲料的研制

 、偕臣闹苽
  鮮果需要用清水清洗3~5次,以除去病蟲害和剔除發(fā)霉的原果;采用果蔬榨汁機榨汁;使用低速離心機離心提取果汁,設置轉速為3 000 r/min,旋轉時間為10 min,取其中間澄清液,得到沙棘汁。
 
  ②無花果汁的制備
  將無花果果干清洗切塊后放入烘箱中烘干,烘箱控制溫度在85 ℃,持續(xù)烘干30 min,取30 g烘干后的無花果果干,放入1 L溫度為85~90℃的熱水中浸提2 h后用8層紗布過濾提取液;加入0.5 L的熱水進行第2次浸提,用相同的溫度浸提1 h,合并2次濾液,所得即為無花果果汁。
 
  ③混合調配
  將無花果汁、水按2:1比例混合后,加9mL沙棘汁調節(jié)酸度,再加10g蜂蜜改善口感,添加0.05 g的黃原膠增稠。
 
  ④均質、殺菌及冷卻
  利用高剪切乳化機均勻混合飲料,85 ℃滅菌30 min,冷卻至室溫后,將所得飲料貯藏于4 ℃冰箱。
 
  06、桑葚紅棗復合飲料的生產工藝

 、偕]丶t棗復合飲料的工藝流程
       微信圖片_20250514095654
 、谏]丶t棗復合飲料的操作要點
  1)桑葚汁的制備選擇無機械損傷和腐爛的桑葚,破碎后加入0.004%~0.008%的果膠酶,放置過夜,加速果膠分解,使汁液充分浸出。第二天,放入榨汁機中破碎3~4s,經紗布過濾去除果渣,再將桑葚漿液于離心機4 000 r/min速度離心15 min,分取上層清液,得桑葚汁備用。
 
  2)紅棗汁選擇出產日期較近,未開封冷藏保存的紅棗汁,開瓶前混合均勻,必要時可過濾。
 
  3)復合果汁的制備將制備好的桑葚汁和紅棗汁按2:1比例混合,加入適量水保證混合果汁與水之比為2:1,再加入0.12%檸檬酸,3.3%白砂糖,0.04%果膠,0.03%CMC-Na ,0.01%黃原膠,攪拌均勻。然后對其進行均質、灌裝、殺菌、冷卻處理,即得復合果汁成品。
 
來源:食品伙伴網食品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服務中心
 
編輯:fmt1592210117

 
分享:
[ 網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219 second(s), 14 queries, Memory 0.91 M